
一個追求技術溫度的時代到來。
封麵來源|IC photo
最近發布了一個看上去令人有些疑惑的數據——
螞蟻2024科技生態白皮書顯示,迄今為止,螞蟻無償開放了其中43項技術專利和專利申請,集中在安全科技、無障礙與碳中和領域。
專利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技術資產,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螞蟻申請專利後又“無償開放”,究竟是為什麽?
關於這43項技術專利和專利申請,螞蟻方麵的說法是,全球任何個人、企業、機構都可免費使用螞蟻開放的這些技術專利來識別與阻攔詐騙、保護用戶隱私安全;降低高科技產業的能耗與碳排量,以及降低老年人、視障人士等用戶群使用智能手機的門檻。

事實上,“專利開放”並不是科技行業的新鮮事,20世紀90年代,美國就開始嚐試通過開放許可的方式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回頭看矽穀在科技創新上迸發出的生命力,專利開放可被視為構成其繁盛全景圖中的一小塊拚圖。
美國有著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體係,但諸如穀歌蘋果的專利之爭也說明,過於高築的專利之牆,則會淪為科技巨頭之間的攻防武器。專利保護是創新的“”,而過度的專利保護則很有可能會發展為技術傳播、市場發展的桎梏。
馬斯克對專利開放的態度,尤能體現這種思辨。
在過往的采訪中,馬斯克曾表態,“我們沒有真正的專利,專利是為弱者準備的。專利通常被用作阻止技術,他們就像在戰爭中使用地雷一樣,所以它們實際上並不能幫助推進事情。”
馬斯克曾在2014年宣布,免費開放電動車技術專利。截至2023年底,特斯拉總共公開了361項專利,涵蓋電池、電機、電控、整車製造、人機交互和充電樁等技術。
一定程度上看,特斯拉作為先行者展露出的開放姿態,促進了行業標準化和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吸引了更多人參與到做大新能源車行業“蛋糕”的隊伍中來,直接把對手變成了自己鏈條上的一環。
特斯拉的故事留下的經驗是,和“獨狼式”發展相比,有的時候“抱團”能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

螞蟻背後,行業集體出動
同樣以“專利開放”為窗口,可以觀察到中國互聯企業很早以前就已經在響應這樣的市場趨勢。早在2015年,百度就宣布,其在智能語音領域的100多項基礎專利免費開放給聯盟成員使用。
還有一個案例和特斯拉較為相似,2024年9月,華為宣布將鴻蒙、歐拉相關知識產權,向產業界全部開放。
對此,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樊誌勇的表態是,“相關的知識產權向產業界全部開放,通過開放換取保護,通過使能千行百業,華為最終也能在產業發展中受益”“友商可以去學習,從中獲得靈感,但是如果要使用,需要獲得我們的許可”。
多年積累下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專利開放和專利聯盟已經形成一定氣候,而隨著全球科技競爭的加劇,這個共識正變得更加清晰:競合關係中,天平應該繼續向合作的一端傾斜。
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望商業格局,互聯網企業從前的“孤島”模式很可能被打破。阿裏2023年的一個動作側麵證明了這一點。
當時阿裏旗下達摩院向社會無償開放100項AI專利許可,這是一場規模宏大的AI專利開放行動,開放的專利覆蓋圖像技術、視頻技術、3D視覺等多個AI技術領域,包括3件醫療AI核心專利,用於癌症的精準治療。
此外,生成式AI的突破性進展大大推進了深度智能時代的到來,安全科技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顯性。人工智能與安全科技,被業界認為是並列的未來兩項通用技術。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於2024年初發布的《數字時代安全科技價值報告》指出,未來,安全科技將成為社會的“公共品”,是技術向善的關鍵保障,盡早對它進行投入,將有助於掌握新興技術發展與產業迭代的主動權。
參照矽穀等地的經驗,大型企業通過專利開放許可方式或是無償專利開放,降低相關企業進入行業的知識產權壁壘,激勵更多企業在技術路線上形成共識,為科技成果轉化營造更有利的外部環境,達到培育創新生態和新興市場等目的。
根據全球權威知識產權第三方機構IPRdaily發布的《AI安全可信關鍵技術專利分析簡要報告》,螞蟻集團目前擁有全球範圍內數量最多的“AI安全可信關鍵技術”專利。這是螞蟻集團連續兩年位列排行榜第一,排在其後的分別是華為和騰訊。
這些企業目前在降低壁壘上都較為積極,前文提及的螞蟻2024科技生態白皮書顯示,在螞蟻集團累計立項的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中,數量最多的也是安全科技。
螞蟻無償開放的43項技術專利和專利申請中,15項集中在安全科技領域,不少都和用戶“錢袋子”的安全掛鉤。
比如一種處理轉賬交易的方法及裝置,申請號為CN201811095903.7,基於這項可設定延遲到賬時間的技術專利,支付寶為用戶設置了“15分鍾冷靜期”和24小時延時到賬功能,為你預留一顆“後悔丸”。
另一個智能交互的安全部署方法和係統,申請號為CN202210698196.0,這項生成用戶虛擬標識號的技術專利已應用於支付寶“叫醒熱線”,當識別出詐騙風險,支付寶會阻止交易,還會通過熱線聯係用戶,防止用戶換個方式繼續轉賬。
還有一種獲取欺詐方的交易身份信息的方法,申請號為CN201911109249.5,這項公開專利利用智能聊天插件與騙子“搭訕”,在聊天中獲取騙子的個人信息,用魔法打敗魔法。

以技術視角縱向去切,科技行業推動專利開放,或是為了減少“內卷”、降低“內耗”,百度、華為、阿裏、螞蟻等互聯網企業已經拋出了橄欖枝。
橫向來看,需要思考的是,隨著互聯網企業觸達的用戶群體和規模覆蓋越來越全,專利開放如何發揮更多社會作用,讓體量更小的企業,和更為渺小的個體獲得真正獲得實惠。
技術溫度帶來普惠
國家知識產權局上的網站上,分享了這麽一個故事。
一家致力於發展工業自動化技術及其設備的大連中小企業,在當地交易中心發現,大連大學的開放許可專利“一種基於CRNs的改進Smith預估控製方法”十分符合企業的技術需求。
通過和高校進行專利合作,這項專利被應用於該公司的工業機器人和全自動清洗設備中,極大提高了設備的係統性能。該公司總經理稱,短短半年時間,這件專利為創造的經濟價值近1000萬元。
管中窺豹,自2019年起,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四年居世界首位,科技企業不僅是專利儲備的主力軍,也是踐行專利開放許可的排頭兵。
專利開放許可指的是,專利權人自願提交專利開放許可聲明,對專利許可使用費“明碼標價”,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向全社會“廣而告之”,任何單位或個人書麵通知專利權人並按照標價付費即可獲得實施許可,對所有被許可方“一視同仁”。
截至2023年6月底,累計22個省份的1500多個專利權人參與試點,篩選出3.5萬件有市場化前景、易於推廣實施的專利試點開放許可,匹配推送至7.6萬家中小企業,達成許可近8000項。
都是承擔社會責任,受企業特性影響,硬科技行業在專利開放上有著明顯的“產學研結合”路徑的依賴,而互聯網行業的方式選擇則更加集中在技術溫度、無償開放、結盟合作這些關鍵詞上。
2021年11月,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阿裏巴巴、螞蟻集團、快手、餓了麽、騰訊、B站、360共同發起成立“信息無障礙技術和知識產權開放工作組”,宣布將向社會免費開放信息無障礙技術專利,首批開放28件。
這28件專利涉及手勢操作、眼動追蹤、語音交互、視頻播放等技術,在適老、助殘方麵具備豐富的應用場景。
首批免費開放專利最多的三家企業是阿裏巴巴(11 件)、螞蟻集團(9 件)和快手(4 件)。螞蟻集團開放的無障礙技術專利涉及語音播報兼容性方法、老人賬戶互動式語音應答方法等。
2022年4月,螞蟻集團宣布正式加入“低碳專利承諾”,並首次開放7件“綠色計算”相關專利。全球任何個人、企業、機構都可以根據該承諾免費使用這些專利來促進節能減排。
2022年8月,騰訊、微軟中國、阿裏巴巴、百度、京東、快手、螞蟻集團、美團、萬科、等10家企業聯合宣布,共同組成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及開放技術聯盟。
碳中和專委會成員企業首次以開放共享為核心理念,公開節能減碳相關專利技術,並向成員單位開放,首輪免費共享189項專利技術。
紙麵上冰冷的數據,很難解釋透徹這些行動究竟能創造多大的社會價值,一個普通互聯網從業者的經曆也許能讓人體會到更多。
支付寶身份驗證產品經理歡鹿,至今還能想起自己接到的第一個關於無障礙驗證的投訴。
“內網上有人說,媽媽是視障人士,做人臉識別驗證的時候,被要求對著攝像頭眨眼,但是她沒有眼睛。”
和大多數人的固有印象不同,視障人士在生活中使用手機的頻率非常高。現在智能手機都有無障礙模式,能讀手機屏幕上的信息,把看見的變成聽到的。電腦裝上讀屏軟件,也可以“聽電腦”。
靠著各種軟硬件的無障礙功能,盲人能寫作、當碼農、做財會,超出很多人對他們的想象,但類似的驗證操作失敗卻讓很多視障人士卡在很多小事上。
歡鹿和他的團隊就開始琢磨,能不能做一些讓視障用戶也能輕易使用的身份驗證方式?
“我們設計了很多動作,比如以一定的時間長按屏幕,或者是搖晃手機,或者是用手機在空中畫個圓、畫個三角形甚至寫字母等等,設計了很多很多指令。我們覺得這個還挺好,加密性和安全性也不錯,就去找視障朋友們測試,大部分反饋都很好。”
但新的問題出現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奶奶說:“什麽叫三角形?我不懂。”原來先天性的視障人士沒有辦法想象出來那些簡單的圖形,他們對世界的理解,還有很多不同。
歡鹿和團隊就把指令進一步一些優化,把“畫一個三角形”“寫一個數字”這樣的操作全部砍掉,隻保留最簡單的手勢,比如畫個圈,或者搖晃、翻轉一下手機。不斷適配和改進,支付寶在無障礙身份驗證這一塊已經逐漸完善。
在和視障人士的交流中,歡鹿發現,頁麵的操作有時需要跳轉,視障用戶因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等待的時間哪怕隻有一秒,也會讓他們恐慌。
如何減少諸如此類的“一秒鍾恐慌”?在碳中和、無障礙這樣的強社會價值、強公共屬性的技術領域,開放通用技術已成為國內外大型科技企業默契的共識和共舉。
歡鹿的想法簡單而真誠,“它其實已經不是一個單獨的產品,而是一套底層能力。它能用來做身份驗證,也能用在別的地方,比如支付寶‘集五福’小遊戲。我們也把它開放給其他的互聯網產品,希望別的‘盲道’也能用這塊磚補好。”